Thursday, December 25, 2008

Book Review

《賴聲川的創意學》是一本買了很久,最近才看的書。肯去看是書評談到這本書有數個關注創意的觀點, 和《A Whole New Mind》十分相似。這本書開首的一段也頗沉悶的,不過去到中段說「如是觀」、「世界觀」及「因果觀」時, 我就有十分不同的體會。加上作者大量引用創作畫劇時的例子,排戲的情況、劇本的結構一一活現在腦海之中。

創意是很生活化的東西, 一個有創意的人通常很容易對身邊的事情感到感動, 如果那人擁有自己的觀點, 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仍有機會將感動變成創意, 否則就因為太易感動, 太易受到外界影響而迷失自己。一個有創意的人, 會開放自己, 不會過早下定論, 因為經驗是毒藥, 關掉那些可能性, 令我們關掉接收信息的觸角。

而一個創作人, 只有10%時間做「創」,90%時間做「作」,執行比天花龍鳳地想容易得多,成功的發明家也是花90%時間去做實驗。每一次嘗試都是一個學習過程, 就算錯, 也是好好的教訓, 別相信不做不錯。

對我而言,看這本書的時候會多分析一齣所看的電影的佈局, 也分析為何8時30分的劇集為何如此不濟, 而我也多留意自己的習慣。我也多開放自己, 多認真聆聽及觀察身邊的事情, 不容易自己太早跳到結論。因為太早的定論, 如果自己是一個開放的人, 就會給人一個猶豫不決及善變的感覺, 凡事應該多看形勢, 裡裡外外也要小心觀察。

我也發現自己的原來真的太敏感,不過有些時間因為太敏感而想多了, 別作胡亂猜測就會開心得多。

書中說到,當自己決意做一個創作人之後, 就要下定決心, 做好觀察, 也準備自己很多時在創作過程中面對的孤獨, 因為大部份人都是想多過做, 而且是人云亦云。既然有以創作為事業的目標, 就要義無反顧, 向自己的目標進發。

我相信因果觀, 有一些痛苦是因為沉溺快來而來, 有些順利的事是由一些不如意的事引起的。要接受因果, 自己才會好過一點, 活得快樂一點。

究竟我想做一個什麼樣子的人?

Sunday, November 16, 2008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剛剛看完《設計的法則》這本書。原來所指的design 不單是平面設計、室內設計、也包括產品設計、GUI、甚至連一個簡報、一齣舞台劇等, 都可以應用這些原理。

而當這本書的概念CROSS-OVER 《A WHOLE NEW MIND》的6 SENSES 概念時, 原來6 SENSES - 故事、意義、設計、整合、同理心、好玩不是單單的一個感官, 而是加埋一齊的結合。好像我們搞一個新計劃, 要考慮它的意義、活動的設計、它的MESSAGE (故事)、照顧了什麼人(empathy)、對於負責人是否好玩,加加埋埋是否有impact (symphony)都是十分重要的考慮點。

《設計的法則》花了不少篇幅講usability 及 accessibility, 而這一點在香港似被忽略, 因為很多東西都不是太user friendly。能從人的角度出發, 令東西(things)更人性化, 人和物件就可以更連繫, 貼心地交流,不單功能上的可用性, 而且是人與物的一份感情。

Monday, October 20, 2008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是我最近看的一本書。因為我要改變一種習慣, 而我要改變的習慣就是整理。

佐藤可士和是一個創意人,一個創意人如何將整理應用到物件、資訊,以及思維上, 利用整理思維上的概念,將廣告文案創意有條理及組織地推介給客戶, 有條理地理解每一個品牌的故事, 並利用點線面將它表達出來, 為logo及作品加上意義。

這本書不單逼使我將辦公室執拾得井井有條,多出來的空間更令我的工作效率提高,傳說中少物的空間風水更佳。

最重要是,增加我的APPRECIATION OF ART 能力。

之前Karene 教過我,每一件放在報章雜誌廣告上的東西是有得解釋的,顏色的搭配不是亂來的,看完這本書之後,會更明白當中的道理。 我會多看DESIGN的書了,活化右腦

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Resourceful State

今天公司提供了一個培訓工作坊, 內容是有關豐資狀態 (Resourceful State), 雖然有些東西在之前老闆的講座聽過, 但是由不同人conduct 是有不同的得著。

要點的不說了, 不如講下感受最深的東西。我最喜歡的一句是99次心動來不及1次行動,不執行是永遠唔會增加經驗值, 失敗只是未到成功的過程。這也是我的愛情觀, 遇到心動的,就好好地愛, 因為機會不等自己。小時候錯失太多機會, 長大後不能再錯失了。

另一個感受深是終於明白Win Learn Change 的真正意義, 我們要求勝,求知 求變。我是一個很害怕一成不變的, 我們要與時並進啊! 冇人想out吧? 也冇理由什麼事都apply 同一個formula, adjustment 是必要的。

還有就是 Event + Response = Outcome, 利用Expected Outcome 去改變自己的 Response, 真的改變自己的反應, 放開一點, 正面一點, 好像什麼也順勢一點, 可能這就是「運氣」的原理 , Location + Understanding + Communication + Knowledge = LUCK。

等我參透多點再說! 我會努力的。我雖然不能改變天意, 但我能改變自己的想法。

No one can hurt you without your consent.

Tuesday, October 14, 2008

The Secret

剛剛看完 The Secret ,記得昨晚在開Board Meeting 的時候, Presidential Advisor Angus 見到我看這本書笑說我一早已將部份書中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我估計未看這本書之前, 我將 Law of Attraction 實踐了六成, 因為我很容易悲觀, 充滿負能量。當我多愁善感時, 我就會讓憂愁充塞那一天,完完全全沉淪在悲傷的狀態。

多謝 Samson 多次推薦看 The Secret 這本書, 結果我放棄找家中的中文版, 在剛過去的周末買了一本英文版來看。我是時候放棄自己的負面思想, 釋放自己的負能量, 向著自己希望的目標走。只要肯放開固有的觀念, 自己肯踏出第一步就可以make a difference。

而我也鼓勵身邊的人要相信自己,要覺得自己可以的。如果自己認輸的話, 就永遠都會輸。如果見到目標就楞住不動, 永遠把它視為將來式的話, 你就永遠達不到那個目標。我們不能輸給自己。

其實還有其他的得著,只是我還未沉澱那一點思緒, 有效地用文字表達出來, 不過我已經set 好目標, 出發!

Tuesday, October 07, 2008

因為做了會長 才更應該humble

和友人談電話, 大家不約而同認同, 做了會長不是大晒, 不是目中無人, 做了會長更應該humble, 真心地抱著學習的心 (學習, 不是交功課, 也不是交戲) , 他可以領導團隊, 但是團隊未必聽您的, 聆聽別人的意見,是必要的。

最沒禮貌就是別人答了您的問題之後, 對方多問一點資料時, 就逃之夭夭, 反應都唔俾。

不要以為做了會長這個位, 就會自然有人幫你去維持你的尊嚴, 自然有人幫你做事。

期望別人幫你解決所有問題, 這個世界沒有這樣便宜的事。最幫到您的, 還是你自己。

Wednesday, October 01, 2008

Re: President Message

看到會長的手記: 會長生命第二百七十日,這是我九個月以來最輕鬆的日子!

在九月份的董事局報告,我終於有一個月的活動出席率比會長高,怪不得他說輕鬆。哈哈!

誰教我出來選總會副會長,要四出到每一個分會拜票,不積極一點就不得了。

至於自己的分會,我支援會長管治的時代已在周年大會後終結,接下來是他和候任會長的共同管治。希望候任會長對各位前會長給予的建議視為良言,有時給予意見,是為他好的,並不是有心留難。

見到你錯又唔出聲,睇住佢撞到頭破血流的人, 未必是你的真心朋友。

見您有錯直斥其非的, 未必是壞人, 他們只是真心對您好, 這叫苦口良藥。我相信會長很明白這點。

我對自己人很嚴,是真的。那一個前會長不會對自已的分會不會有更高的要求?

問自己, 會說真話,又肯教導自己又有幾多人? 我們要珍惜每一句甘言, 從中學習。

我自己都是在前輩訓勉下成長,這是難能可貴的經歷。

Monday, September 29, 2008

Look Forward

人要向前看, 我這個有性格的人, 當然會有人唔同意我的做法, 尤其是我對自己及自己所做的東西要求高, 執正來做, 容乜易得罪人?

我冇必要去找出誰是我的敵人,當每一個人是朋友不是更好嗎? 誰擔保他日沒有合作的空間?

只要肯行前一步, 沒有必要做到一個對立面, 你靠人, 人靠你, 生生不息。

Very tired....

這幾天發生太多事, 總結:

1. 分會上繳總會的會費將會是 900元

2. 我在比預計之中多的反對票下當選總會副會長

3. 我的分會交5本bid book 中5個獎, 2大 3小, 雖然沒有破1995年的紀錄, 但連續2年傑出分會應該係一個紀錄, 我說, 這是前人修來的福。 沒有前人的參考, 那有時間開2本新category 來做呢?

4. 我的 JCI Senate No. 是68138, good & lucky number

要想的事太多了, 我想好好休息。

Friday, September 26, 2008

My Interview Results

My Interview Results as follows:

JCI & JCIHK Knowledge - Good
Parlimentary Procedures - Good
M&AA & By-laws of JCIHK - Very Good
Duties of Office & Problem Solving - Very Good
Community Affairs - Very Good
(Grading: Excellent, Very Good, Good, Fair, Unsatisfactory)

在JCI Knowledge 我只記得8個UNMDG 的其中4個都算係咁啦。反而問我JCI Signature Courses我又可以答晒。

至於Parlimentary Procedures, 我真係唔知呢個世界有第5種MOTION, 因為我只懂有優先,偶發, 附屬及主動議。另外 Object to a Consideration 那題我都係答錯的。而投票方式, 我數漏左Vote by Division。

至於Duties 找漏答了1個point, 而時事, 我講錯左AIG的成立年份, 同埋我記得那個局有副局長及局長助理, 但記不起他們的正確名字。 至於M&AA我記漏左Prospective Organization Member。

算啦, 過去到過去。要努力面對向前。

我估我讀caucus / election speech 應該唔會好得去邊, 因為我唔識吞口水, 發音又有問題。唔係"搓 my breast"已經偷笑了。

Wednesday, April 16, 2008

網上廣告起飛 電子商貿環境成熟

資訊科技周刊
IT2 | 封面專題 2008-04-16

網上廣告起飛 電子商貿環境成熟

  07 年是中港兩地科網發展重要里程碑,多間大型門戶網站如阿里巴巴 (中國市值最高互聯網公司) 、太平洋網絡 (PC Online) 、金山軟件等上市。一項由中港兩地機構首次合作進行的互聯網用戶及市場調查顯示,中國網民數目今年將達到 2.44 億,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互聯網人口國家,而中國市場受惠於 08 北京奧運,網絡廣告及體育網站收入急升逾五成。

寬頻用戶大增

  該項調查由互聯網專業協會 (iProA)、中國互聯網協會 (ISC) 及互聯網數據中心 (DCCI) 聯合進行,今年踏入第 4 年。中國互聯網協會調查報告課題組組長胡延平指出,07 年中港兩地經濟及商業環境利好互聯網發展,多間互聯網公司在港上市。現時內地互聯網用戶滲透率為 13.8%,預測今年增幅達三成,廣東省用戶規模最大 (佔13.1%) ,北京跌至八,用戶以學生及 IT 行業比例最多佔 19.3%,男性佔 56%,19 至 25 歲佔 46.4%,網齡 8 年的網民最多 (佔18.3%) 。

  調查顯示,寬頻用戶佔 85.9% 總數達1.57億,大多以 ADSL 上網,佔 46.5% (全球第一) 。桌面電腦上網佔 54.3%、筆記簿電腦佔 25.5%,九成網民擁有手機。互聯網應用最多為搜尋器、綜合門戶網站及網誌。調查亦顯示 07 年中國網民消費規模達 3,988 億元人民幣 (下同),預計今年增至 5,815 億元,增幅達 45.8%。網民人均消費為 2,191 元,比起 06 年增長 7.7%,網上購物平均消費額為 109 元,網絡遊戲 24.9 元、IP 電話 8.4 元、網絡安全 2.9 元等。

網上廣告增幅逾 5 成

  調查顯示,互聯網仍然是內地網民接觸媒體的最普及平台,佔 67.1%,手機僅佔10.9%。綜合門戶網站、網絡遊戲、B2C 電子商貿、即時訊息、B2B 電子商貿、搜尋器、旅遊預訂成為 7 大主要應用,市場規模均超過 20 億元。胡延平表示,受 08 北京奧運、網絡遊戲及社群網站帶動,07 年網上廣告市場增幅高達 54.2%,總額為 76.8 億元,預測 08 年將增至 121.7 億元,增長率為 58.5%。尤其是中國體育網站 07 年市場收入 4.7 億元,增至 9. 8 億元,增幅達 109%。

  他指出,推動中國網上廣告營銷市場起飛有 3 大因素︰一是網民及平均消費強勁增長;二是網站數量大幅增加,07 年數量達 150 萬個,年增長達 78.4%;第三是技術應用,社群網絡、視像網站、搜尋器等。據悉中國網上廣告年增長達 50%,2011 年將超越報章成為第二大廣告媒介,僅次於電視。

本地 B2B 商貿偏低

  另一項由 iProA 首次聯合中國互聯網協會進行的香港互聯網調查顯示,本地使用 B2B 電子商貿服務比率偏低,九成受訪網民表示未使用過此類服務。所使用的內地 B2B 網站中,使用率最高為阿里巴巴 (Alibaba.com),但也只有約一成,其他如 BusyTrade、慧聰網 (hc360.com) 則僅得數個百分點。

  互聯網專業協會統計委員會主席黃麗芳指出,使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網民憂慮網上交易及付款安全問題。她認為互聯網業界要加強推廣電子保安方案,增強中小企的信心;政府方面則應加強教育企業,尤其是中小企多使用互聯網,發展電子商貿及開拓電子商貿等高端服務業,以提升競爭力。

  調查亦發現,約四成受訪者未使用過 C2C 網上開店和網上拍賣服務,網上服務使用率最高的 Yahoo!服務 (佔約43%),其次是 eBay 佔約 30%。另外逾八成用戶日常瀏覽最多是綜合門戶網站、搜尋器、即時通訊等服務。

Sunday, April 13, 2008

你敢嗎?

近日take up 了五四中華青年大聯歡這個活動,當中星期四收到消息, 要在星期一做個預算出來, 幸好有青商的訓練, 因為當我尚未冷靜時, 有會友已提議找其他會友幫手, 結果星期六已搞掂那個初步預算, 能趕及星期一的死線。

其實我星期四都很擔心,覺得這是一個mission impossible的重大挑戰。後來當打左n個電話之後, 又有召集人的遙控指導, 星期六我已有信心, 星期一應該能夠完成那個預算。也開始對整個活動有更清晰的mind map。

原來, 恐懼是源自欠缺自信心, 如果能冷靜地將問題逐一拆解, 就可以將挑戰一一跨過了。

有人可能會覺得做咁多義務工作好蝕底, 其實這是磨練自己的好地方, 咁短時間都做得到的話, 這就會變成自己的本錢了。敢去試, 敢去蝕底, 反而會有更多得著, 你估人人都有這個可以有蝕底的機會嗎?

面對問題時, 你敢唔敢去解決佢, 敢的話, 己是成功的一半, 無論成敗, 賺到的經驗, 無人能搶走您的。

你敢嗎?

Saturday, March 22, 2008

Windows 化的生活

相信Windows是網絡化世界的重要發明,因為我們的生活也在windows 化, 尤其是不停追聲時間的香港人,分秒必爭,最喜歡multi-tasking。

在辦公室,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簡單的有一邊聽電話, 一邊閱讀電郵。又或是開會時,大家會不停打短訊, 看 blackberry等。就連我用互聯網瀏覽器, 我們會開多個分頁一齊看。香港人的multi-tasking 簡直是神乎奇技。有時會想, 究竟一個腦袋可以處理多少東西, 同一時間做那麼多的東西, 會不會「當機」呢?

筆者正在修讀財務學碩士,如果碰巧那天在電腦室上課的話,繁忙的同學們,有些會開電腦看新聞,有些忙著炒股票,看著市況升跌,有些忙著看公司電郵,做自己的公務。其實這樣分心,究竟能學到多少東西呢? 我們是否帶著「玉身」去上課,而「靈魂」不知飄到那裡去呢?

有次和朋友吃飯,談到開會時,大家會帶著手提電腦開會,原因是開會的目的不在乎聽別人的話,因為大部份人開會的目的是等待自己的發言機會,所以,究竟別人說什麼,似乎不大重要(因為有一半機會是廢話。分秒必爭的「會社人」,就會一邊開會, 一邊做別的東西。以上現象在大公司會經常發生。

至少創業小公司情況會有點不同,因為大部份的創意,在小公司是透過團隊間互相震盪而形成,他們很喜歡三五知己, 一同開會、一同吹水去激發新點子及創意。對於這些小公司, 開會時最好還是一條心較好。

其實有時和朋友飯聚,當對方在說話時,有些人會毫不客氣在自己面前看blackberry 、發短訊、甚至打電話,這些情況其實都頗令人「無癮」。究竟是自己說話很悶,令人提不起興趣,還是都市人真是如此繁忙呢? 抑或是人們愛以multi-tasking 為傲,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呢? 他們想證明愈忙代表自己愈重要嗎?

有說艷照門的主角陳生是windows 化的最佳代言人,因為他可以一邊偷歡, 一邊拍照。講真, 連這些享受的事也要分心, 這樣能全情投入享受過程嗎?我們應否專心做好一件事?

工作量大的筆者,已開始害怕這種windows化的生活。我很怕有一天,我會把不同的工作搞亂了。有時一個電話, 也要先定一定神, 想想那是什麼party 打來的電話, 之後, 再給相關的答案。試過一次要談上差不多一分鐘才關聯到是說那一件事。當中明明不知,又要扮知的過程其實也很考功夫。

為什麼都市人要逼自己那樣趕急?

按步就班, 一步一步來, 世界可以更好。欲速則不達。

Wednesday, February 20, 2008

2008香港數碼廿一資訊科技策略

2008 香港數碼廿一資訊科技策略出爐終於在2007年12月問世,這也是繼1998、2001、2004年,香港特區政府第四份資訊科技策略。今年的題目為「配 合科技發展 共創數碼社會」。當中更就政府的領導、持續的電子政府計劃、基礎設施及營商環境、制度檢討、科技發展、蓬勃發展的資訊科技業、知識型經濟中的人力資源及消 除數碼隔膜有所討論。因為發展知識型經濟,資訊科技的投入及先進的技術十分重要,也是致勝的關鍵。

和台灣不同,香港沒有特別為科技而設的策略,只有資訊科技策略。而香港的科技是以通訊基建及軟件應用為主,政府的角色不是帶頭發展某些「龍頭」科技,而是 做好資訊及通訊基建平台,讓企業去各展所長。故此,香港不少的通訊及資訊科技都是由民間帶動的,手提電話網絡就是一例,無論是模擬制式,到 GSM、CDMA、PCS,到2.5G, 3G 都是由手機網絡供應商所帶動。

不過單靠民間在新科技上的推動,未必很成功,就以Wi-Fi 為例,香港不是很多地方提供免費Wi-Fi 服務,就算收費Wi-Fi 熱點服務也不多,而市民也未必十分清楚那些地方會有Wi-Fi 服務提供,雖然政府花2億元在政府地方安裝Wi-Fi ,但是覆蓋始終有限,做到台灣般的Wi-Fly 台灣,相信仍需努力。希望將來所有室內地方都有Wi-Fi 服務,屆時,我們可以暢遊網上世界,而這樣亦有助刺激更多有趣及消費者所需的Wi-Fi應用在市場上供應。

除此之外,香港雖然在2005年成立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研究中心,並由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負責管理,但是由於應科院歷史相對較短,要做到一定的規模及成 績,相信仍需下一番苦功。香港仍需要多花時間去做基礎研究及發展自家的知識產權,並在通訊技術、開發數碼內容、感應及識別技術、軟件開發及配套支援;以及 一代互聯網等應用進行研究。當中成功的要點是要與業界一同合作,做好科技轉移的工作,這所能有效推動資訊及通訊科技的發展。

香港的資訊科技業界一直批評特區政府對產業的支援不足,雖然通訊設備改善了,但是市場大小卻依然沒有什麼樣大變化。IT 公司的生意因為經濟好轉而有些起色,但是當經濟好轉的時候,比較優秀的人才已率先給其他行業搶走,留下來的員工,又希望透過轉工來加薪,所以現時行內的人 才,奇貨可居,人工不斷上漲。成本上升,間接削減香港業界的競爭力,令香港的資訊科技產業,不如台灣或新加坡一樣,可以輸出往外地。如果香港的資訊科技成 功應用可以輸出到海外,其創匯功能將有助產業的未來發展,令產業更加蓬勃,吸引更多IT創業者及年輕業者的投入,這樣IT產業才能充滿活力及新創意。

另外,特區政府的資訊科技策略,對於專業IT人才培訓仍感不足。業界多年來積極向政府要求提高IT人的專業地位,但是現時進度仍頗為緩慢,具體執行細節仍 在討論當中。要吸引人才入行,提高專業地位實在不可或缺,而這些東西不是單單業界自己爭取就可以成功,政府的支持及認受是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招聘方面,例 如已獲取專業資格的員工薪酬可以提高,這勢必吸引更多IT 考取專業資格,而民間企業見到政府的帶領,亦樂意跟隨,這對整個行業培養人才方面都是有利的。

要資訊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必須在政府、產業、技術及人才的相互配合,希望將來的數碼廿一策略更具前瞻性,讓資訊科技產業配合整體社會的發展及需要,在知識型經濟中站穩住腳。

設計IT系統 也要考慮顧客愉快購物經驗

什麼是愉快的購物經驗?親切的笑容?店員能把合心意的產品介紹給您?還是 …相信能在合理時間完成整個購物過程也是構成愉快的購物經驗主要元素,這就需要完善的IT 系統配合了。

新年前夕是辦年貨的好日子。街上充滿逛街,為趕上新年假期前要換新衣、換新物品的遊人,每一間商店的顧客也得別多,無論是成衣店、電器店、手機店、雜貨 店,抑或是百貨公司、超級市場,都擠到水洩不通。筆者因為會務需要,必須在過新年前購買好用作抽獎的禮品,明知商店人頭湧湧,也需要「擠一擠」。

筆者本想著貪方便,去了城中最大由首富持有的電器店採購所需禮物。可惜的是筆者所需的六件東西,只有四件在那兒找到。原本以為可以很快完成整個購物過程,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店員問了我需要的筆記簿型電腦型號三次。筆者想,店員究竟有沒有把我的回答聽進耳內? 這也不計較了,他們用在電腦查找倉存時,一時說有貨、一時說沒有貨; 所報出來價錢又和我先前所看的不同,這樣一來一回,就用了十五分鐘時間,而結果是原來沒有存貨,這實在教筆者不是味兒。

禮物始終是需要的。故此,筆者故此選購了另一款型號。其實這樣問題也不算太大。跟著,筆者打算結帳,由簽妥信用咭、寫好送貨地址的一刻計算,筆者一共等了 40分鐘才能完成整個交易! 碰巧那天筆者只吃了早餐,在飢寒交迫下,特別等到不耐煩。加上店員多次問我要不要某一件我根本沒想過帶回家的贈品,完全對我的拒絕沒有放在心上,這令更沒 耐性聽他們的解釋。筆者想,這間公司搞什麼,那個Point-of-Sales (POS) 系統是如此不濟! 店員推說因為星期日顧客太多,所以電腦慢了點。

我想,那間電器店經歷過暑假、黃金周、也經歷過聖誕假期的暢旺,理應預計到人流最多時的顧客流量吧? 他們的系統分析員及商業分析員是搞什麼的? 為什麼他們未能正確地計算出公司電腦對訂單最高負荷,先把自己的IT系統做好呢? 這究竟是他們設計POS系統時未有正確評估將來的顧客流量,還是他們不願投資,明知系統未能應付高峰期的需要也視而不見,任由顧客久候呢? 這是筆者抓破頭皮也不明白的事。

顧客的口碑是很重要的,顧客一次的不愉快經驗,只要一傳十、十傳百,多好的商譽,也很容易被破壞。因此,我們必須要從顧客角度出發,無論在客戶服務上,抑或是IT系統上,也要考慮到客戶的滿意度。

記得一個IT界老行尊對我說,他說二十年前為香港一家大型雜貨店設計Point-of-Sales 系統時,由於當年電腦尚未普及,但每一部收銀機都設計成一部模擬電腦,而每部收銀機可以應付的貨量是當年平均的一倍,因此,那個當年只值二十萬元的系統可 以用了數年也不用太多更新。後來這問傢俱雜貨店擴張業務,加上互聯網的興起,公司才需要更換新的POS系統。但是他的客戶後來卻說,百多萬的新系統,似乎 不及當年二十萬的好。這是什麼原因呢?歸根究底,是因為新系統設計時未有考慮企業未來增長的需要。

事實上,IT不單是解決現時的問題,也需要解決未來的 問題。我們斷然不能每一年都花上大量投資在新系統上,軟體及硬體應用需要有一定可伸延空間,這是必要的。所以企業的領導者也要對將來擴張準備就緒,並在資 訊科技等項目多作投資,並方便顧客購物。而身為軟件供應商,為客戶提供軟件方案時,有否從客戶的角度考量,為他們未來的需要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