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11, 2009

互聯網教育豈只青年人的事?

My article published in Sing Tao

星島日報 A18 | 每日雜誌 | 2009-08-12

互聯網教育豈只青年人的事?

現在坊間的互聯網文化教育多數只針對青少年本身,因為涉及網上罪案與暴力的受害者多是青少年。但是建立健康青年網文化,又豈只是青年人的事?父母師長的角色在哪裏?究竟社會又有多少資源去教育父母如何教導青少年面對網上文化呢?而當中資訊科技界的參與又是多少?

政府撥款六千三百萬元的「做個智net」最近舉行招聘會,並招募五百多名互聯網大使等職位,用以在地區及學校推廣青少年正確使用互聯網,向青年人分享保護個人私隱及知識產權等議題,同時期望避免「網絡成癮」等。

就算青少年學習能力快、吸收能力強,對於互聯網上尊重及對私隱的保護方法很快就學懂,他們也被告知不應該利用網絡或電腦去犯罪,但是青少年自制及抵抗誘惑的能力相對較弱,也容易受到情緒的煽動,很容易「知而不行」。他們實在需要家長及師長不時提點及指導。

針對青少年的網上大使活動,只能片面地解決青少年的網絡暴力、道德及罪案問題,未及全面。我們更需要全盤的計畫,教育老師及家長如何教導青少年一同建立正面的互聯網文化。因為當家長和老師們連對互聯網也沒有認知時,又怎能好好教育下一代呢?

欠缺同理心子女反感

究竟有沒有人可以和老師及家長們分享,為甚麼青少年喜歡網上打機、交友?家長們對現時受歡迎的網絡遊戲又有多少認知?他們有親身感受嗎?家長是否懂得用Facebook、Twitter、MSN、Skype等應用?知道如何設定自己的個人檔案(PersonalProfile)去保障自己的私隱?家長們有否到過網上討論區,並學會使用?師長們又有沒有去過網吧,了解一下青少年為甚麼喜歡光顧呢?

當家長及老師沒有親身感受時,只一味說這樣不好,那樣不好,只會徒添子女們的反感,他們根本沒有和子女一齊「感同身受」,這些沒有同理心的勸告或禁制,壓根兒不是有效的教導,子女也不會聽進耳內。

因此,青少年的互聯網文化教育,應該同時針對父母及師長,並吸納資訊科技專業團體的廣泛參與,幫助他們不僅對互聯網有「第一身」的感受,令家長學會如何教導青少年如何保障自己私隱、尊重別人言論、參與建立有秩序的網上道德及文化。

筆者希望政府六千三百萬的「做個智net」計畫可以用得其所,並加上教育家長及師長使用互聯網應用的部分,以及吸納更多資訊科技專業團體的參與,將最新的互聯網應用「貼士」帶給師長們,令整個活動更有成效。

互聯網專業協會網絡齊關注行動主席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