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大廈維修扣稅減中產「肉亦」 [香港經濟日報] 2010-02-05 A34
國是港事 中產階級心聲
紅磡馬頭圍道塌樓事件引起社會對50年以上舊樓維修的關注。其實香港天氣潮濕,高算是高樓大廈也會容易出現大大小小的毛病。根據民政事務總署的資料,樓齡20至40年的大廈數目共有14708幢,單在1981-1990年樓市高峰期,已有接近萬間樓宇落成,這些大廈實在有需要進行「大修」,減慢老化。雖然大型大廈維修對業主來說應該是長遠得益的事,可惜在執行上卻是困難重重,原因是不少小業主都不願分擔每戶數千至萬元的維修費,也不了解怎樣選擇合宜的承建商,有什麼方法可幫助我們小業主呢?
筆者所住的屋苑,樓齡已經超過20年,去年年底進行業主大型維修及翻新工程的諮詢,以便今年中可以開紿相關工程。大廈管理處將詳細標書及圖片在屋苑入口附近張貼近一個月,以便進行諮詢。但是經過多次業主大會,大家仍在討論階段,原因是不少業主不願意付出萬多元的維修費,加上承建商多,投標價又相差百萬元,暫未做到大多數同意的決定。
最近幾年,屋苑內不少單位都有進行大型裝修,原因是樓宇老化,漏水嚴重,實在有需要更換地板、鋁窗、屋內水喉等。大家肯花錢將自己的單位「翻新」,卻不願花錢在整幢大廈維修上,真是令人感到奇怪。難道我們可以將屋外的情況,當作「眼不見為乾淨」嗎?
整幢大廈是大家共同擁有的,維修當然要所有業主一同負責。外牆保養不好,屋內滲水,受害者都是業主自己。再者,進行大型維修之後,不單環境改善了,樓宇壽命也會延長,將來單位的價值也會高一點,為什麼業主們不願付出少於樓價0.5%的錢,犧牲半年的出入方便,一同參與大廈維修呢?
筆者想,政府可否給予業主一些誘因去做維修,除了金錢上的資助外,可否將這些一筆過要付出的大廈維修費用,類似供樓利息一樣,用作業主的個人入息稅的扣稅用途,以減少大家的「肉赤感」。為避免濫用,政府可以規定納稅人每十年才可以申請一次。此外,政府亦可以考慮聘請一些合約工程師,提供專業意見去協助業主立案法團研究工程合約及跟進進度,相信此舉會吸引更多業主願意參與大廈維修。
Thursday, February 04,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